日前,在2010年世博会联合国馆举办的低碳经济论坛上海行动峰会上,上海心尔低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梓介绍了选择低碳就选择了企业未来的体会和经验。接着,“把关爱注入大地,把责任写满天空”的中国第一首低碳歌曲——世博会联合国馆主题歌《心尔之歌》,在主席台上唱起,赢来与会者阵阵掌声。
心尔公司是一家以塑料为主业,集研发、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把低碳作为主营方向。该公司设立低碳材料研究所、低碳原料事业部、低碳产品科技应用部和低碳产品市场营运部。10年来,心尔公司投以巨资,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驶上了一条低碳发展的康庄大路。
作为一家生产传统塑料原料的民营企业,心尔公司领导对公司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逐步意识到当今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这是一场从总量到质量、从大国到强国、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创造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转型革命中,低碳和环保既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业转型的制高点,谁占领这个制高点,谁就赢得了市场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
正如公司董事长王梓刚所说:“心尔选择低碳,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也是选择一种对环境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从粗放的‘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向‘三高一低’(高科技、高环保、高成长、低排放)的新经济方式,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对此,心尔提出了公司新的发展宗旨:为低碳城市来创新,为低碳行业作贡献,为低碳生活出产品,做低碳企业新领军。10年来,心尔选择低碳,不仅实现了企业到社会的转变、价格到价值的转变、利润到责任的转变、产品品质到企业品牌的转变,同时也完成了一个“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向低碳转型关键在于低碳科技的创新。心尔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引进专家,培育一批业务精通、具有钻研精神的技术骨干队伍,培训拥有一批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同时,公司还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与研发创新积极性。
该公司科技开发年年结出新成果。低碳材料研究所和低碳原料事业部紧密合作,研发了低碳降解塑料,以消灭白色污染为目标,在不降低产品物理性能的基础上,确保废弃后的3~6个月内全部分解;开发的氧化生物降解塑料类、淀粉基降解塑料类、淀粉基与聚酯混配降解塑料等3种降解塑料,均获国家专利;其高效能合金改性塑料,应用多元复合、接枝改性、纳米插层等先进工艺,使产品刚性韧性并存。目前心尔公司拥有1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已成为国内低碳塑料原料主要供应商。
发展低碳要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行动。王梓刚对记者表示,我们开发的发明专利和各项终端应用,必须要走向市场、走进用户,这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通过与资本对接,引进风险投资,采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不断做大做强。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