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德塑钢型材有限公司成立7年来,时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抓住一切机遇做大做强企业。从建厂初期的4条生产线到现在的130条生产线;从初期的年产值800万元到现在的6亿元;从单一品种到现在的规模发展,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海外。
■转变观念适时转型
山西中德塑钢型材有限公司最初也是以家族式企业起家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合理的产权机制及不规范的管理制度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紧箍咒”,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中德公司适时提出,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痛下决心打破家族式的思想禁锢,从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完成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
中德公司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职位激励,包括岗位工资、年终奖、职务津贴、福利补贴等,大大激励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人方面实行外引内培、优胜劣汰制度。几年来,中德公司在用人上坚持“在正确的位置上用正确的人,把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为提高企业高层的领导力和员工的执行力,公司大量吸引和重用非家族优秀人才,高薪聘请多名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理念,而且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培训,有相当一批学历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非家族员工充实到公司一些领导岗位和重要岗位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中德公司突破了家族制管理模式,逐步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几年来,中德公司先后同世界500强美国杜邦、英国开米森公司保持技术合作,并与北京化工研究所及多数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总投入1200余万元的技术中心在从事科研开发、自主创新、技术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公司已有8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创立之初,中德公司就响亮地提出“人为本、技为先、质为根”的经营理念,相继出台了高薪聘请、充分授权、带薪休假等激励政策,吸引了大批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的加盟,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为了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中德公司每年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让员工在比赛中体会团队的力量,在挑战中增强自信心,在协作中培养奉献精神,有效地缓解了员工的工作压力,促进了员工间的相互交流,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互动的目标,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2006年,中德公司以卓越的产品性能在全国众多型材厂家竞标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青藏铁路拉萨火车站。2007年,中德型材又被奥运工程自行车场馆建设项目选用。目前,公司的360多家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俄罗斯、乌克兰、泰国、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兴企彰显特色
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的“五多”文化,换位思考、换向思考、换心思考的“三换”价值观,“压、引、督”3字工作真经,“落实、协调、执行”6字工作方针等7年来形成的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内容,已经成为影响和带动中德公司员工工作学习的航标,在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2006年年底,中德公司建成了国内首家门窗博物馆,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门窗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中,使企业形象得到极大提升。2007年7月,中德公司职工大学正式成立,为培育知识型员工、打造学习型企业奠定了基础。中德公司因此荣获中国轻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又被确定为山西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通过7年发展的中德,是在优秀企业文化浸润下生机勃勃的中德,是诸多荣誉桂冠加身的中德,是董事长程田青所说的“瞄准最高目标奋力拼搏的中德”。眼下,程田青和800余名员工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是:创造建材塑钢产业基地、争当民族民营企业楷模、培育中德文化知本摇篮。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