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6年上半年的甲苯、二甲苯市场,似乎整个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中宇资讯分析师申珊表示,操作模式、盈利模式、港口上大户的生存模式等都在转变,多数商家觉得此转变的原因是市场没有太大行情,再而随着电商的出现,市场越来越透明,整体的操作性减弱,经历了去年的原油大跌,操作美元盘出现的风险下,部分大户破产转业,多空之间的抗衡降低,使得整个市场的投机性减少,多靠供需来判断市场的涨跌。
然而最重要的是,上半年甲苯、二甲苯的供需情况发生了变化。甲苯/二甲苯是属于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但今年来看,除了部分进口外,市场上国产货激增,尤其是国产异构二甲苯。随着地方炼厂上马芳烃抽提装置影响,场内供应格局已发生了转变,国产货流通量较高,像东北方向的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抚顺石化国产异构二甲苯都有外发,华南方向的中化泉州、中油两苯外销量也较大,另外延长石化、宁波大榭、珠海长炼、河北中捷石化等下半年均有产品外销,这将增大市场上国产货的比例。所以即使下半年进口货有所减少,但在国产货补充下,港口供应面也较为充足,仍将压制两苯市场。“而上半年的需求更是让人头疼。”申珊表示,甲苯、二甲苯主要用于调油行业、甲苯精细化工及溶剂油漆涂料行业。调油行业方面,上半年原油虽然一直处于缓慢反弹期,调油订单有所提升,但对两苯的消化量极为有限,张家港市场周平均消化量在1.8万吨左右,整体消化量要低于去年。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MTBE及混合芳烃的量明显放大,且成本优势要强于甲苯、二甲苯,故华南、华北一带的调油商接进口混芳为主,对两苯的需求量减少,上半年需求一直处于偏弱的状态,且多数从业者表示此需求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善。
今年原油涨跌对两苯市场无太大影响,从4月份起国际原油与甲苯市场已完全脱节,虽影响商家操作心态,但力度明显减弱。
随着模式的转变、撮合的透明化,目前市场的可操作性较差,自4月份开始市场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因后市多不明朗,商家多谨慎观望,多看少做更安全。
申珊表示,下半年市场依旧不乐观,将持续到10月份。多数商家认为夏季来临需求面会更弱、更淡。再者G20峰会召开在即,从8月份起江浙、上海一带下游开工率将会有所降低。而供应上,国产货仍充斥市场,即使进口货减少也无事于补。外围市场一直延续偏弱走势,市场不明朗的因素较多,9月份之前市场不会有较大突破,将以弱势震荡运行为主,望商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