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木塑复合材料研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己有较大进展。如:不同界面相容剂对H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实验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的相容剂能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大幅度提高,其最佳用量为10%左右;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和弹性体SBS复合改性剂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干燥处理对PE/松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粉的干燥工艺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松木粉在105℃干燥7h可使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与干燥4 h相比,拉伸强度可提高15%,断裂伸长率可提高20%而冲击强度可提高30%。武汉理工大学的胡圣飞等人研究了即/纳米CaCO冰粉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CaCO3包覆木粉的形状,并对其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aCO3能有效提高木粉的耐热性能;表面处理剂的不同,改性效果也不同,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改性的PP/纳米CaCO3/木粉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研究了不同相容剂和润滑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提高复合材料中木粉的密度和相容剂的选用方面,对采用表面非极性化方式,从根本上消除影响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极性表面,以及木材中各化学组分在非极性化过程中的贡献缺乏相应研究,使得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PE、PP等与木质材料的相容性,从而导致木塑制品的质量不稳定、性质不均匀、综合力学性能不高等问题。而解决木塑相容性的最佳方法正是对木材表面进行非极性化处理,这样可消除木材表面的氧键效应,以及木材与热塑性塑料表面间的相斥性,提高木材在塑料基材中的相容性与分散性。在对木材表面采用酯化、醚化或接枝方法进行非极性化处理时,还需对不同处理过程中木材表面各化学组分的非极性化程度和结构稳定性,以及处理后木质材料的界面特征进行研究,以确定怎样才能获得均匀、稳定的非极性化表面,使木塑复合材料具有牢固的结合界面。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取得高品质木塑复合材料的先决条件。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