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 成 革

高明区塑料产业破茧成蝶

November.22
佛山日报
  佛山日报记者麦志华 实习生黄喜兰报道:凭借在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等领域的探索,高明区塑料产业破茧成蝶。日前,高明区塑料行业协会证实,在全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该协会被授予“‘十一五’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集体”。
  高明区塑料行业协会会长曾铁球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凭借高明“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这块金字招牌,今后协会计划通过建设塑料总部等方式,继续提升行业区域竞争力,并希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锤炼内功: 
  企业愈发重视技术创新

  塑料制品是高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高明已经形成了合成革、塑料制品及化工、塑料机械等相配套的产业链。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高明113家规模以上石化塑料产业企业实现产值超302亿元,累计增长18.2%。产值提升的同时,高明的塑料企业愈发重视产品的创新,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锤炼内功,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
  以主要的塑料产品——合成革为例。目前,高明区人造革合成革制品生产企业达58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生产人造革合成革制品75万吨,50%以上企业取得质量认证,出口产品符合欧盟标准。
  截至目前,高明的合成革产品已从单一品种走向多元化,质量从中低档走向中高档,成为高明传统产业领域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潜力较大的重要产业。曾铁球表示,高明是广东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基地,省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创新驱动:
  成立创新联盟破解瓶颈

  高明塑料这一传统产业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执着追求。
  目前,高明区已有4家塑料企业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家企业建立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通过多项科技成果鉴定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而为解决单个企业与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瓶颈,今年高明区更是率先成立塑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曾铁球表示,目前全区有100多家塑料生产企业,此前受成本投入和技术的制约,企业很多时候不足以承担全流程环节的技术开发任务,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艰难,效率不高,风险很大。塑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无疑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更好推动发展,塑料行业协会今年还协助制定高明塑料产业技术路线图,路线图通过对当地塑料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等进行系统分析,确立当地塑料产业近、中、长期的技术研发需求,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升级路径。
  转型升级:
  建产业基地争夺市场话语权

  曾铁球介绍,今后将通过建设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项目,强化高明塑料产业的传统优势和升级转型。
  “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建成一座集现代商贸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的产业基地。”曾铁球介绍,每年130多亿元的塑料产品销售中,90%是中间的半成品,目前大部分要运往花都狮岭、乐从塑料市场等地销售。“没有市场,不仅产值流失,整个行业也没有市场定价的话语权。”
  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塑料产业的行业地位,争夺对市场的话语权。按照初步设想,建成后的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将具备现代商贸中心等5项功能,内含一座集商贸、物流、会展、网上交易、企业总部、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大型塑料专业市场等。 
  据悉,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项目目前正进行前期工作,有望下月在高明富湾片区动工建设。据悉,该中心总占地面积约600至700亩,首期投资不低于7.5亿元,用地约470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打印本文】